张剑扬
电影艺术家 画家 编导 制片人
中国书画协会理事
广西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广西电影家协会会员
南宁昆仑画院高级院士
广西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
南宁黄埔军校后代亲属联谊会副会长
早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国画系专业,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从事影视工作三十年多年,参与了《血战台儿庄》、《黄土地》,《铁血昆仑关》等几十部影视片的美术设计及制作,出任道具师、美工师、制片主任、编导等职。
其多幅绘画国画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现出任陈敦德的“广西南宁铁血昆仑影业公司”艺术总监。筹备广西拍摄的抗战影片《B-29情缘》、《一个中国将军和三个美国总统》和中越大片《毛泽东与胡志明》。
岁月铸造品格 心灵孕育梦想
张剑扬先生与我已有半个世纪的友谊,这在我们各自的人生旅途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愈显珍贵。
记得当年第一次认识他,就是在刚踏进初中一年级上第一堂美术课的时候。当时美术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解什么叫国画,如何欣赏国画,但却有一同学手痒难耐,已在摆满笔墨颜料的课桌上画将了起来。老师走过来拿起他的画一看愣了,马上双手将他的画举起面对大家,十分欣赏地说:“这位同学的菊花画得很好啊,看,这就是国画。”果然,在墨色淋漓的画面中,两株菊花斜枝旁出,傲然怒放,简约而生动。
“你叫什么名字?”老师问。
“张剑扬。”老师听不清,他又重复了一次。于是,我们全班人都记下了这第一个同学的名字。于是,我们也开始见证张剑扬这大半生与美术结下的不解之缘。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卷起,我们这一代人统统失去了升学梦,张剑扬要考美院附中的梦想当然也破灭了。他,依然无法逃脱同代人的共同命运:下乡插队、回城、失业、找工作、再失业、再找工作……哪怕连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经济大潮的诱惑与险恶,他也未能幸免。
虽然命运并没有特别地眷顾他,但他坚韧而乐观,刻苦钻研,敢闯敢拼,无论在工厂美术设计、卫生部门宣传、剧团舞美等岗位上,都靠手中的画笔与真诚的人生态度一步一步地改变人生之路,最后选择了电影制片厂,不但美术发挥了作用,还涉足编、导,成全造就自己多方面的才华。在此期间,他还苦读并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圆了少年时代的梦,使自己的中国画艺术知识上升到更全面、系统的层面,将意境的深化与丰富的人生体验融为一体,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奠定更丰厚的内涵。
现在,当我们翻开张剑扬先生这本厚重的作品集时,油墨的芬芳与画家的情怀扑面而来。这本画册收辑了画家近年来上百幅山水与花鸟画的精粹之作,浓缩了他近段时期以来的艺术思考和人生的察悟,折射出其独特的心灵之光。
例如,张剑扬先生的山水画中,几乎都是全景式的大建构、大制作,可谓山高水长,云水激荡,气象万千,而全无一树一石式的、独钓寒江雪式的或闲适、或凄冷的小品。我想,这种我谓之英雄主义品格的山水画,是否与张剑扬先生作为抗战军人的后代所传承的血性有关,与跌宕的人生阅历和一段时期以来参与拍摄电影《黄土地》、《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等有关,这种长期的精神涵蓄与特定的人生积淀,这种赤子般对山河壮丽而引发真挚讴歌的家国情怀,可能不如此铺排宏构、不如此泼墨挥洒,即不足以表现张剑扬先生内心澎湃激越的情感矣。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文化样式之一,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描绘客观事物的外在体貌,而是注重强烈的精神性和自我中心的态度,将包蕴着中国哲学内涵的创造性作为绘画追求的至高境界。从技巧层面而言,张剑扬先生哪怕面对实景,如《猫儿山》、《孙中山反清第一炮》、《昆仑关——萧瑟秋风今又是》等,即从主题表现与审美着想,大胆变化山形与位置透视;对山、石的传统皲法及云、水的渲染也多有革新,获取峰岩峻峭、云水苍茫、大气磅礴之效果,值得称道。
在花鸟画造诣方面,张剑扬先生更具多副笔墨。他的花鸟大多与工笔为主,辅以写意,不时施之重彩。在主题的开拓上,他避开文人画之意趣题旨,基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民间传统的祈福心理为主线,致以祥和、富贵、和谐的祝愿,营造一种美满、幸福和对未来充满希冀的心理和环境氛围,以达到抚慰心灵,振奋精神之作用。应该说,此类题材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个永恒的“中国梦”。因此,这些画幅注重突出美好形象、瑰丽色彩和吉祥寓意,形、色、意缺一不可,犹如“木桶效应”,哪块桶板都短不得。同时,这类作品依然倡导民族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融汇,笔墨精神与形式运用的创新。我们相信,张剑扬先生的这类许多成功作品,于向往好日子的普通百姓来说,应该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和爱悦。
最后,我要说的是,人生苦短,对于常人而言,是步履留痕;而对于近半个世纪来始终执著于绘画艺术的张剑扬先生而言,则是岁月留彩。我作为老同学,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思想境界上更上层楼,在艺术造化上更炉火纯青,取得更高更好的成就。
罗传洲
2013年6月20日于南宁
(作者系广西文联原副秘书长,广西作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广西文学》原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