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2日,2008中国全球公益慈善论坛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来自于全球的NGO代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类话题。腾讯财经全程网络直播本次论坛。11月2日,主题会议“公益慈善文化、制度与公民社会”在酒店大宴会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指出,爱自己的父母,爱别人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爱别人的孩子,最后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一种大同的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支持“利他主义”的精神,完全可以支撑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从而支撑公益事业的发展。以下是康晓光的发言实录。
我觉得我们这个主题非常好,谈到了文化的问题。文化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与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是联在一起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我们怎么样做这个事情,是这么一套规定或者是这么一套成文的或者是不成文的规范。所以说文化往往对人们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影响非常深远。所以当我们今天谈到中国慈善事业当前发展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很多人会批评因为中国没有公益文化的传统,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谈到公益,支撑公益的实际上是两个最核心的理念:一个是利他主义的精神;还有一个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两点非常重要。我们中国文化中有没有这样的东西,我认为是有的。我们10年前对希望工程的捐助者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针对回收的问卷,我们对他们捐赠的动机做了一些分析,最后归结为四大类,最多的是教育可以关系国家的兴旺;第二个是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第三个是认为教育对孩子一生很重要;第四个是公益类的动机。他会通过这样的活动赢得别人的尊重,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等等。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公益人考虑的更多的对社会的责任。中国传统一些观念其实仍然在支配着中国一些人。我们文化的理念上讲,中国这方面的资源也是非常丰厚的。墨家讲兼爱,佛家讲慈悲。刚才于丹老师讲了一些儒家的理念。虽然讲得不多,但是是儒家精神的核心精髓。对儒家观点有一种非常大的说法,是在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里面提出的,他认为中国是一种差距格局。中国人的人和人不是平等的,不是等距离的,朋友们之间要比陌生人之间要有更多的责任和相互的扶持。费先生在他的书里面,认为这是一种私人的道德。我认为他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就是说儒家确实承认人和人之间情感的联系和责任的承担不是平等的。但是它不是局限于父亲只关心子女,子女只关心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这样的过程,你可以爱自己的父母,爱别人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爱别人的孩子。最后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一种大同的世界。所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完全可以支持“利他主义”的精神,完全可以支撑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今天之所以慈善事业发展不好,更多的不是因为我们传统中没有这种文化,而是今天的中国人丢掉了这样一种文化。要支撑真正健康的慈善事业,就是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这样一种文化,而且也只有在继承自己传统,吸收外部资源过程中,我们才能创造自己健康的慈善事业,而且我们中国人也才能为人类的慈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