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公益文化网!
文化亮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中国 > 文化亮点 >

田于荣:每年捐10次血小板 三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

发布日期:2020-03-02 12:07   浏览次数:


“当我第三次拿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时,非常激动,真的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昨天上午,田于荣开心地与记者分享他的快乐。

  家住市区窦庄新村的田于荣从2005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从2012年开始每年捐献10次、每次捐最高的两个单位量的血小板,14年来已献出相当于5倍于自己全身的血量,因此,他连续3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14年共献血23200毫升。
 



  2005年,田于荣在新闻上看到扬州血源紧张,于是前往时代广场献了300毫升血,从那时起,他每半年一次前去无偿献血,献血量稳定在每次400毫升。

  由于血液质量好,符合捐献血小板的条件,田于荣从2012年开始捐献血小板。一般人每次捐献1或1.5u(单位),而他因身体好,一次可以捐献最高量2u,一年捐献10次。

  经扬州市中心血站统计,田于荣14年来累计献血23200毫升,相当于他本人全身血量的5倍。

  传承乐善好施好家风。
 



  “参加无偿献血,既达到‘奉献社会,快乐自己’的目标,同时也是将我家乐善好施的家风传承下去。”田于荣说。

  “我的外公在民政部门工作,曾参与扬州市福利院的筹建与运作。”据田于荣介绍,当年他的父母及外公等都住在福利院,他的父母还义务帮忙照顾老弱病残,因此,父母与外公营造了乐善好施的好家风。受田于荣的影响,他的“90后”儿子也已参加了两次无偿献血。

  除了献血,田于荣还经常捐款,去年曾向市红十字会捐了近700双鞋子。
 

  “连续10多年不间断献血,需要好的身体。”田于荣说,他今年54岁,50岁左右的男人是“三高”的高危人群,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他不抽烟、不喝酒,还每天在宋夹城、瘦西湖等地健步走近万步,回家后练哑铃半小时以上。

  “每次献血前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妻子给我熬白粥,我不吃任何咸菜、酱菜等,直接将粥喝下去。”田于荣说,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确保能顺利完成献血。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想到自己的血液、血小板能救人一命,快乐就油然而生。
 



  记者刘峰生